央廣網北京11月5日消息 11月4日,九三學社北京市西城區委經濟支社、天津市濱海新區委員會參政議政部、河北省直科學經濟支社、河北省廊坊市委員會參政議政部及北京市西城區委青年工作委員會,聯合舉辦“京津冀營商環境協同發展”主題研討會,對京津冀營商環境的相關議題進行探討。本次會議采用線上研討方式,多位國內營商環境領域專家,以及百余位北京、天津、河北三地九三學社社員參會。

2022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落地實施8周年。8年來,三地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提升。據統計,京津冀地區進出口值從2014年的3.74萬億元增至2021年的4.44萬億元,增長18.7%。2022年上半年,京津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7萬億元,北京、天津和河北分別為19352.2億元、7620.6億元和19823.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分別增長0.7%、0.4%和3.4%;與一季度相比,北京和河北分別回落4.1個和1.8個百分點,天津加快0.3個百分點。
九三學社北京市西城區委經濟支社主委唐蜜、天津市濱海區委副主委邱煒、河北省直科學經濟支社主委楊晶及河北省廊坊市委副主委廖瑾分別致辭。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中共中央全面布局全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深遠戰略,指明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地位。8年來,京津冀三地堅持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協同聯動日益增強,區域發展水平穩步提升,創新發展深化拓展,經濟總量持續擴大。京津冀經濟協同發展,其中營商環境的協同是關鍵和重點,本次京津冀九三學社聯合主辦的活動具有重要意義。
中華國際科學交流基金會副秘書長劉澄博士作主題為《營商環境的改革實踐——以某市優化營商環境改革為例》的講座。劉澄用“準、益、實、放、管、服”幾個字,生動形象地展示了營商環境改革方案;從認識不夠、手段不多、措施不力解讀了營商環境現狀,從方法、方案、目標、步驟等方面介紹如何進行有效的營商環境改革。
九三學社北京市西城區委經濟支社社員,中科營商環境大數據研究院創始人、執行院長姜力元分析了京津冀營商環境一體化的困境與解決思路。姜力元表示,區域壁壘、科研實力布局單核集中、科技成果區域內轉化不足、技術錯位不利于區域產業結構優化等問題亟待解決。我們要借鑒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成渝地區的先進經驗,在優化政務環境、提升服務效能、加強交通網絡建設、提高城市吸引力、加快打造高標準新區、提高產業承載力等方面全方位推動京津冀一體化。
研討會上,《中國營商環境指數藍皮書2022》主要撰稿人張開石,詳細介紹2022版藍皮書的核心內容。據介紹,該版藍皮書結合世界銀行標準和我國國標體系,同時兼顧數據的可獲得性,優化營商環境指標和評價方法,提升指標評價的科學性和客觀性,能夠更加準確地反映各地營商環境變化的趨勢,有助于地方政府客觀認知自身營商環境的真實狀況,促進我國良性營商環境的生態建設。
九三學社北京市西城區經濟支社副主委任兵,介紹《瓣瓣同心——京津冀協同發展營商環境研究》的主要內容。該書由九三學社北京市西城區委經濟支社編著,從京津冀營商環境的主要方面著手分析,從不同視角對其影響因素做了較為詳細的介紹。
“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九三學社北京西城區委專職副主委安宇表示,此次研討會由京津冀三地支社共同舉辦意義重大,不僅為民主黨派更好地履行參政議政職能搭建了學習交流的平臺,也有助于在改革實踐中提出更多優化營商環境的舉措,以更積極的態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